超声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是国内较早从事超声诊疗的科室之一。半个世纪薪火相传,超声医学科一直秉承「柔心济世,尚道精医」的从医理念及「和谐、敬业、创新、奉献」的学科文化,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基地。

现今,超声医学科已经成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后流动站,下设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室,广纳良才,正以热情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与高尚的医德竭诚为患者服务。

一、专科情况

目前,超声医学科拥有 42 间诊室,日均诊疗量近 2,000 人次,全年诊疗总量逾 50 万人次。各级人员超过 70 人,其中高级职称 7人,博士学位 3 人,硕士学位 25 人,已形成一个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学科依托医院特色及学科专长,以技术为标准,设立 4 个特色亚专业组:生殖妇科亚专业组、儿科超声亚专业组、产后康复亚专业组、超声造影亚专业组。旨在充分发挥亚专业组优势,促进临床诊疗技术及学科临床科研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在诊疗设备上,超声医学科先后配置了 Philips EPIQ 7C、日立 ARIETTA70、GE Voluson E8、Vivid E9、东芝Aplio 500、Siemens ACUSON 2000 ABVS、Philips iE33、Philips iU22、PhilipsHD15、HITACHI VISION Preirus 等多台国内外先进的彩超诊断仪,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超声诊疗服务。超声诊疗服务范围除包括妇科超声、腹部脏器、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系统、腔内超声、周围血管、移植器官、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外,还重点开展实时三维子宫输卵超声造影、超声介入、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儿科颅脑超声、肌肉骨骼超声、心脏同步化分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组织弹性成像等新技术,可充分满足现代临床诊疗多样化需求和为广大患者朋友服务。

二、特色医疗

1、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Real-time 3D-HyCoSy)
2、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ABVS)
3、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4、儿科颅脑超声
5、超声介入
6、肌肉骨骼超声

三、科研情况

1、研究方向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后流动站,超声医学科通过不断探索与经验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超声诊疗智能化、超声分子靶向技术为主的学科研究方向。2013年底,经医院批准,学科成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室」。于 2016 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广纳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进实验研究工作。

2、科研工作
超声医学科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科技激励机制,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并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人员作用,为超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科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2 项、省部级课题 10 余项,科研经费超过 300 万元;获得国家专利十余项;转件专著一项;在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 200 余篇,在 SCI收录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40 余篇;作为主编单位编著专著 5 部——《分子影像学---基础与应用》、《心血管超声分子影像学》、《超声靶向递送系统诊疗进展》、《实用超声诊疗规范》及《生殖超声诊断学》,参编专著多部,在编著作多部。

四、交流合作

超声医学科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合作,学科成员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举办的各类超声年会及学术讨论,学科带头人及部分成员担任国家级、省市本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及委员;曾先后成功主持举办多次大型学术会议,于2011 年、2014 年、2017 年先后主办三届「广东省分子影像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于 2016 年、2017 年、2018年连续三年主办了「超声新技术在生殖健康中的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2018 年 12 月成功举办「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超声医学创新与发展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儿科及心脏超声学术论坛」;并多次组织举办各类超声诊疗技术培训班,多次应邀主持国际、国内、省内重大学术会议,并进行专题汇报。

此外,本学科还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机制,具有丰富的科研合作经验,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研究。同时,根据医院和学科发展规划,定期分批选派人才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著名院校进修培训,大力引进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借力整合强化综合实力,推动学科建设和诊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情况

超声医学科拥有一支高层次的教师人才队伍,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2 名,讲师 5 名,助教 2 名,具备带教资格人员共 19 人,发表教学论文多篇。作为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在陈智毅主任带领下,学科设有一套全面、科学、严谨的教学制度,规范带教导师手把手操作带教过程,并固定安排每周超声医学专科内容业务学习,且定期安排医生到基层医院进行帮扶指导,承担起博士后、博士、硕士(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三年制专科以及成人教育专升本、规培医生、进修医生、基层医生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目前,学科已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0 余名,在职研究生 10 余名,已接纳近百名各级进修医生及规培医生,现有站内博士后 2 名,在读全日制博士2 名,在读硕士 7名,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影像医学专业人才,得到各用人单位及进修医生、规培医生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学科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于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学科有在研教学科研项目3 个,科室将继续加大对教学科研立项、教学论文方面给予更多投入。

六、发展规划

在未来的发展中,超声医学科将继续秉承「和谐、敬业、创新、奉献」学科文化,坚持医疗与研究并重、临床与基础并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和汇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建设发展成为一个高水平、国内领先的超声诊疗中心,坚持用心、真心为患者服务、为临床服务。
Copyright © 2007-2024 DXY All Reserved. 浙B2-20070219(含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