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

   2015-12-29
字体大小:

郑州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成立于 1984 年,现已发展成为集重症监护室、急诊科、急诊综合病房、输液室和院前急救 120 转运中队五位为一体的急救医疗体系。是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省会郑州急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已经构成较为完善的儿童急危重救治网络体系,接诊范围覆盖河南省各地市及周边外省市。拥有多功能监护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等先进的危重症监护抢救设备,和一支技术过硬、富有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医疗护理团队。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了急危重患儿及时有效的救治;院内重症留观区和输液区为急重病人院内治疗提供了保障。年急诊就诊 17 万人次左右,年救治急危重病人近 10 万人次,年院前 120 转运 3500 人次,抢救成功率达 97% 以上,居国内先进水平。

为了满足病人需求,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东区医院急诊科于 2014 年 8 月 10 进入东区医院开始开诊前准备工作,8 月 19 日试营业,9 月 19 日正式开诊。急诊医学科统筹调配人力资源,9 月 9 日输液大厅开始正式投入使用,11 月 5 日急诊综合病房开始收治病人,开放床位 45 张,接收来自 ICU 转出病人、院前急救接诊等不同途径来院的急重病人,开展不同专科急重病人监护与治疗,是我院急救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EICU 房屋布局、设施设备已经到位,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也已完成,即将投入使用。院前急救 120 团队在医院整个搬迁周期中,服从医院安排,科学筹划,在保障搬迁工作的同时,日常工作顺利完成。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急诊医学科,自开诊以来圆满完成了急诊就诊、急诊留观、急诊抢救及患儿的安全输液工作。

郑州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成怡冰,是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重症专业学科带头人,她和 153 人的年青的急诊医学科团队一起,打造了全省 PICU 急救网络,「省会郑州急重症儿童特勤转运中队」,辐射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把流动的 PICU 送到基层危重症患儿的床边,护佑着急重症患儿的健康,打造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患儿在两科之间的顺利运转,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水平。

多年以来,河南省儿科急救网络以新生儿急救网络为主,全省范围内未形成从出生 1 个月至 16 岁的 PICU 儿童急救网络,少量经院前急救转运的病人也是低水平转运,县乡级危重儿童死亡率高。2010 年后,急诊医学科的团队成员,认真调研,强化院前急救队伍专业培训,配备了具有儿童特色的院前急救设施,成立了省会郑州危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现已形成覆盖全省各县市的 PICU 急救网络,将流动的 PICU 送至全省各县市危重儿童的床旁。目前危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年转运重、危患儿量已达 3500 人左右,居全国领先水平,经机械通气下长途转运的危重患儿无一例院前死亡,使危重患儿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抢救,极大地提高了我省急重症患儿的抢救水平。

郑州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团队成员们,始终把患儿的康复放在第一位。践行「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句医学誓言。以挽救患儿的生命为己任。以「危重患儿需要抢救」为最高命令,在患儿需要时,不管是深夜出诊,还是奔赴单位或外地市抢救患儿,多少个日日夜夜,都能在急救现场,看到一群身穿橄榄绿正在全力抢救危重患儿生命的身影。数千个患儿经过他们的精心救治重获新生,数千个家庭也重获幸福,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和信赖。有的家长在患儿康复后每年孩子生日都要给急诊科的「亲人们」打电话表示感谢,也有家长带孩子到病区给他们跳舞。有一个山西的患儿康复后,孩子父母每次到河南都要到医院来看看。当孩子又罹患手足口病时,患儿的父亲深夜从山西打来求救电话到急诊科,孩子的妈妈已经吓地说不出话了,值班人员一边安抚家长,一边详细交待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在随后的几天里,值班人员班班交接,多次主动打电话联系患儿家长,指导家长配合当地医院科学救治。当孩子痊愈后,孩子父亲感激地说:郑州市儿童医院就是我们全家的精神依靠啊!

不管是 120 出诊长途转运危重患儿,还是在 ICU、病房值班,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会深入细致地进行临床疾病的诊治,积极抢救危重患者,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逐步提高医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履行着一名普通儿科医生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着「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家刻苦钻研技术,多次代表郑州市儿童医院到全省各地会诊,解决临床抢救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2014 年急诊科护理团队荣获「2014 年度郑州市卫生系统护理工作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主任及护士长获得「郑州市医德标兵」、 「郑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郑州市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首届百名名医」 「郑州市首届百名名护」、 「郑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郑州市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 「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三八红旗手」、 郑州市卫生系统「德能双优」模范、2015 年度「河南省优秀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郑州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团队敢于直面挑战,善于攻难克艰。早在 2008 年 3 月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爆发时,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一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疫情的严重性。虽然当时河南还没有重症手足口病,他们这个团队已经迅速开始了抗击前的准备,积极查找资料,多次培训有关抢救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当 2009 年初河南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时,他们立刻站在了抗击儿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前沿。在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及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筹建河南省重症手足口病监护病房,承担起危重手足口病儿童的抢救任务。为我省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肆虐,年幼的儿童也是重症患者高危群体,许多患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们这个团队又承担起抢救重症 H1N1 甲流患儿的重任。应用「小潮气量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等急救技术使多名危重患儿转危为安。

病人的危重病情,需要一个一流的技术团队,PICU 是危重患儿救治的最后一道关口,患儿生死就在瞬间,仅靠个人的努力显然是不行的,可见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更多的危重患儿服务,郑州市儿童医院克服困难,为急诊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提供各种国内外深造的条件,培养了一支勇于奉献、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团队干将们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如「S100β和 NSE 评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损伤」、「三通喉罩连续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在 1-6 月龄婴儿氧依赖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等。目前 PICU 已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儿科危重症救治的领军团队,危重病人年救治量每年 1000 人以上,抢救成功率居全国先进水平,是河南省卫计委临床医学重点培育学科、郑州市卫计委重点专科、郑州市「五一文明岗」。

由于国内儿科危重症专业起步较晚,早年河南省内 PICU 专科医师了了无几,远远不能满足危重儿童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2006 年以来,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与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霍普基金会、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急诊分会联合,每年在我省举办「国际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学习班(PALS)」。将国际最新的急救理念和技能传授给河南的儿科医务人员,为促进河南省儿童急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成怡冰,主任医师,郑州市儿童医院院长助理,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学组委员,中国急诊女医师协会理事,河南省危重手足口病救治专家组成员。研究领域为小儿急救、危重症病人的诊断和抢救、机械通气、内环境稳定及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银 羽,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郑州市儿童医院优秀专家。擅长儿内科常见病及急重症病人的诊治。

王海军,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郑州市儿童医院优秀专家。医学硕士。擅长儿内科急诊、危重症病人的诊断和抢救。


编辑: 花小胖    来源:丁香园

河南省儿医院始建于 1960 年,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诊疗服务半径辐射全省及周边省份(郑州区域以外就医的患儿占医院门诊量的 75%、住院量的 85%),是河南省儿童急救中心、河南省儿童危重症转运中心、河南省儿童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培训中心、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组建中原儿童医疗集团,拥有东区医院、东三街医院、西区医院和康复医院四个院区,床位 2200 张,「一体三区四院」集团化发展。现有职工 2815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22 人(博士后 3 人),硕士 454 人,硕士生导师 10 人,高级职称 211 人。

年门诊量 180 万人次,年出院病人 7.6 万人次,年手术量 12981 台次,年 120 转诊危重症病人 4244 人次(其中 200 公里之外患儿占 62%)。拥有 256 排 CT、1.5T 核磁共振、DSA、数字化腹腔镜、体外循环机、全自动摆药机、全自动生化流水线、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等大批国际国内先进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