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华西的困惑

日期:2007-11-26 来源:丁香园
    题记:上班的时候无所事事,在丁香园的招聘版里逛,看见了很多关于找工作的帖子,有一些是关于华西的,于是就想起了我在华西的那些日子。也想到自己找工作及工作后的一些经历。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于是,就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那年秋天,我还没到17岁。     带着儿时的梦想,我踏进了华西,这所有着近百年历 ...

    题记:上班的时候无所事事,在丁香园的招聘版里逛,看见了很多关于找工作的帖子,有一些是关于华西的,于是就想起了我在华西的那些日子。也想到自己找工作及工作后的一些经历。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于是,就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那年秋天,我还没到17岁。

    带着儿时的梦想,我踏进了华西,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的大门。钟楼、荷塘、老房子……一切的一切,在我,都显得是那样的神秘而典雅,即使是现在想起来那几幢破烂得实在有些不堪的学生宿舍,在当时的我的眼中,也几乎就代表了想象中大学生活的丰富和活力。

    其实我当时选择学医,父母并不赞成。

    “学医很苦,”妈妈这样对我说。

    “做什么不苦,怕苦就不该变成人!”十几岁的我嘴里,冒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华西,虽然这里并不是我最企盼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医学生,在当时,华西毕竟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永远记得在第一堂高等数学课上,那位可爱的小老头操着一口不知道带哪里口音的普通话对大家说道:“给你们这些医学生开设高等数学的唯一作用,就是延缓你们的逻辑思维方式被改变的过程。”到今天,我对于高等数学的唯一印象,也大概就止于此了。大一的第一学期,还有一门课叫叫医用化学,给我们上课的,是另外一个很可爱的爷爷,他是我们用的那一版教材的主编。他告诉我们,在二教化学楼的大门内侧上方,有一块牌匾,上书“所过者化”,要求我们从那里过的时候,都看一看。我专门看了,可能天性愚钝,没有被化的感觉,只记住了这四个让我至今似懂非懂的汉字。还有那个教有机化学的老太太,第一堂课就告诫我们,你们要好好学有机化学,但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因为这学期你们最重要的课程是解剖。而严厉的解剖学老师在每一堂课之前,都会让我们做一个description,描述她提到的某一个解剖结构。直接导致了每一堂解剖课前,全班同学都紧张兮兮。但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大家的分数都出奇的高……渐渐的,班上同学们在每学期初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教科书的前面去找,看能不能找到会给我们讲课的老师的名字,而往往,我们都不会太失望。讲台上的他们有的和蔼,有的严厉,有的讲起课来慷慨激昂,有的说起话来温文尔雅;他们可能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副教授甚至讲师,也可能就是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从基础到临床,我在华西遇到的老师中的大多数,都让我发自内心的深深尊敬和喜爱。虽然在遭遇传说中的“四大名‘补’”时,我也曾有过不幸落马的经历,甚至因此而萌生过退学出国的念头,可最终我还是留在了华西。

    医学生的学习,或许真的比其它一些专业的学生要辛苦。第一次去上自习,还是入学没多久,看着周围的师哥师姐晚上都抱着书走向教室或者图书馆,很新奇,就也装模做样的背个书包去了图书馆阅览室。第一次看见大学图书馆那种大桌子,找了个靠边的位子坐下,掏出了刚发的大学英语精读,蛮有感觉的,旁边的一个师兄看见了,问我“新生?”我很诧异居然会有陌生人和我说话,“嗯。”“这么刻苦?!”就这样,我开始了我长达4年多的“自习生涯”,从新奇,到习惯,再到麻木,上自习,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进入临床实习的时候,发现没有自习的晚上,似乎有一点点空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华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2000年和四川大学合并以后,华西开始了大兴土木,一些古老的宿舍被拆掉,西院破旧的道路被翻新……再后来,一直作为临床医学院学生宿舍的校西楼拆掉了,东院修起了新的研究生宿舍,新的学生宿舍。而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西附一院,也拆掉了破旧的门诊和内科大楼,修建了第一住院大楼,一幢大到可以让人迷路的建筑。据说现在,新的第三住院大楼,新的门诊大楼也早已投入了使用。华西医院,成为了国内规模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医院。

    终于,我完成了专业课的学习和在临床的实习,开始要决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医院里第一次看见戴着蓝色帽子的医生,妈妈告诉我,那是外科医生,于是就觉得他们很洋气;高中的时候,看日剧《回首又见他》,里面的外科医生也是帅气逼人。进了医学院以后,每每和别人谈起自己是学医的,不管是谁,大家总是说“你嘛,肯定应该学外科”……于是自己也就默认。外科,是我的选择。可是,学哪个外科呢?脑外,极具挑战性,外科中最多未知的领域。而且,脑外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坐着做手术。可是,华西的脑外科,的确有点乏善可陈的意思。胸外,华西有国内顶尖的教授,可是,总觉得开胸的过程,让我很不爽。骨科,太复杂了,光肌肉的附着起止点就让我头晕,而且据说骨科的主任非常的厉害——虽然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觉得他相当的和蔼可亲——还是不要招惹。烧伤整形,我似乎没有什么艺术天赋。泌尿,据说是外科系统里面相对轻松的专业,但我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兴趣。很快的,同学们都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联系好了导师。而我,还在迷茫中犹豫。“你既然想做外科,就学普外三,”妈妈的朋友——我们当地的一个资深外科医生在知道了我的困境后指点道。普外?真的没有考虑过。虽然谁都知道普外是外科的基础,但普外在外科里无论是工作强度,还是风险系数都可以排到三甲。不过,华西的普外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不错。而且,还没有别的同学选普外科,这样就不用和他们抢。于是,就在最后的时刻,稀里糊涂,也是出人意料的选了普外科。

    普外科的忙碌果然名不虚传,华西的普外科尤其如此。我的老板不做肝移植,但是对于肝胆胰外科的其他手术,他真的是一流。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我进科不久,有一天我们组排了三台手术,一台胰十二指肠,一台门脉高压外加一台左肝外叶切除。5个小时,搞定胰十二指肠(华西还有一个更快的),门脉高压,老板迅速做完了所有的断流,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主治,便接来了第三个病人,而这个时候,我成了老板唯一的助手。“上!”老板一个字,我头开始犯晕,肝左叶切除,虽然不算难度很高的手术,但是毕竟是肝叶切除啊。何况,我还是一个标准的菜鸟。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暴露好了肝脏,老板对我说:“你来切!”我顿时感到无数把亮晶晶的止血钳在我眼前晃,“上钳子,切,吸;再上,快点吸,圆针缝……”我觉得自己是在半昏迷的状态下完成了手术,等到肝脏切下来的时候,我真的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手术下来,送病人去普外ICU回来,已经接近晚上10点了。我没有累的感觉,第一次确信,我选对了导师。再到后来,当我偶然得知老板居然是John’s Hopkins的博士的时候,我对他,就除了崇拜,还是崇拜了。现在想来,在华西普外科的那段时光,是我至今为止最有外科医生感觉的时光,虽然那时,我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

    转眼间,就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那时的华西,已经开始实行了所谓的“住院医培养”。或许早期参加培养的住院医的日子比现在会好一点,至少我在华西的时候还没有听到太多的抱怨。我至今也相信,在华西,如果真的认真的做五年的住院医,一定会成为很优秀的医生。由于个人原因,我没有选择参加华西的住院医培养。现在,我看见论坛上华西住院医的遭遇,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我的心情。我有很多同学,也参加了住院医,成了“魔鬼”。我只能在这里说一句,大家都不容易,谁让我们选择了学医。

    找工作的时候,我一心想去北京,因为当年没有能在北京念大学,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遗憾。也许是因为运气不错吧,我还算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并不开心。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自己所在的这家医院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忽然很后悔,当初离开华西。浑浑噩噩,上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依然是住院医培养,只是,医院不会拖欠我们的工资。当然,我每个月的所有收入,除了房租,也就仅仅够我吃饭而已。再也没有在华西做学生时的那种激情,甚至开始躲避手术,能不上台就不上台,能不去手术室,就不去手术室。开始,我以为是医院的原因,因为比起华西,我工作的医院在各方面的确都有一定的差距,渐渐的,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管怎样,在北京,我所在的医院也算是小有名气,硬件和软件,也都还过得去。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毫无疑问,在我自己。为什么不想去上手术,为什么不想学习?我一次次的问自己,有一个答案,似乎很荒谬,荒谬到我不能接受,但这却合乎逻辑,那就是,我并不想当外科医生。学了这么多年医,我很难做到说放弃就放弃,至少现在,我还是一个外科医生。或许以后,我会离开医院,但对于选择学医,选择华西,我没有后悔,将来也不会。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阅读
临床监管招聘 医务管理招聘 医疗拓展招聘 制药工厂招聘 医务信息招聘 医疗塑胶招聘 药膳经理招聘 临床肿瘤招聘 诊断检验招聘 激光研发招聘
丁香人才二维码

微信找工作

服务号二维码

扫码查询应聘进度

意见反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