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战略,优化医院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科带头人(团队)引进工作机制,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现将引进外科学术带头人(团队)的实施方案公告如下:
一、引进原则与引进条件
医院外科学术带头人(团队)引进工作,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立体化原则,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综合性标准,构建医院规范、动态适配的现代医院外科学科治理体系。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国家,热爱卫生健康事业。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未发生过负有主要责任的责任事故。
(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原则上副高 50 周岁及以下,正高 55 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
(四)具有本专业 10 年及以上三甲医院临床工作经验。
(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临床专科业务能力在省内属于领先水平,在全省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得到同行公认。
(六)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发展规划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整合能力,引领外科技术创新应用,能推动医院外科成为区域中西医结合外科诊疗中心的领军人才。
二、引进待遇
(一)全职引进的提供安家费(120 万元起),团队或特别优秀的人才,按照「一人一议」方式执行;
(二)符合条件的,按照干部任免流程,聘任中层管理岗位,特别优秀的聘任为院长助理。
(三)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 万元起)等。
(四)若符合福建省、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条件的,单位为其申请相应的人才待遇,享受医疗保健、快捷落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服务;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购房的市属卫生健康单位引进的卫健人才,全日制博士给予一次性购房补助 50 万元,并可享受我市其他人才住房优惠政策。
(五)确属我院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紧缺急需,具有标志性重要成果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特别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经组织专家评议达到相应临床或学术水平的,可采取「一人一议」的办法,引进条件可适当放宽,待遇可进一步提高。
三、引进程序与选拔方式
根据建设发展的需求,经批准,通过招聘、调动等方式引进外科带头人(团队)。以面试或面谈方式,侧重评估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四、管理与考核机制
1. 服务期:最低服务年限为 5 年,需签订服务协议。
2. 需设定阶段性目标,采用「临床+科研+教学」多维方式评价。引进后,学科在排名提升、新技术开展、科研项目获批等方面有明确的进步,提升医院在行业的影响力。
五、医院简介
福州市中医院又名福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 1947 年,前身为福建佛教医院,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福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是全国较早创立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医院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项目培训基地(中药)、国家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和扶优单位、国家中医急诊医联体副主席单位、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分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示范试点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首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获批组建福建省中医应急医疗队伍,系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医护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中药炮制分会、中医膏方分会挂靠单位,福州市医学会理事会会长单位,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急诊分会,福州市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脾胃分会、中药分会、儿科分会、骨伤科分会、中医护理分会挂靠单位。
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王德藩、何秀春等中医先贤医术高超,医声远扬;陈桐雨、孙浩铭、黄庭翼、邓少杰、郑孙谋、吴味雪、林增祥等几代中医名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50 年代初期的名医郑孙谋被誉为「杏林活菩萨」;传承百年的孙氏妇科、陈氏儿科、邓氏肛肠科、黄氏针灸科享誉八闽,为福州中医界「四大金刚」。医院现有福建省名中医、全国及福建省中医优秀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十余位;院内设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5 个;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 18 个;有 2 个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 个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7 个福州市、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医院有鼓楼院区和五四北院区,编制床位数 1000 张。鼓楼院区地处福州市首善之区鼓楼区中心地段,占地面积 15 亩;五四北院区位于晋安区坂中路,占地近 80 亩。
福州市中医院在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蝉联 A 等级,位列全省中医医院前三名。2024 年患者满意度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二。